在启东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,我校语文教师施健美荣获一等奖,并将参加南通市级比赛;化学教师孙永清荣获二等奖!
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养,积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努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。
落实教师业务培训机制。每星期一次业务学习,着力进行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活动。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,恰当安排好活动地点、时间和方式,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,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主题集中,任务明确,措施扎实,责任落实,效果实在。新教师通过一学期四次的岗位培训,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形式,让新教师过好教学理念关,教材教法关和教学技术关,基本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。达到“半年成长、一年成材,三年出成绩”的目标。
扎实地实施“青蓝工程”。在教学过程中,老教师做好传、帮、带工作,言传身教,毫无保留地向新教师传授经验,坚持深入徒弟的课堂,及时发现徒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;徒弟必须坚持先听课后上课的原则,诚恳地向老教师请教,虚心地接受老教师的批评指正。
以活动为载体,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。积极实施校内“名师、骨干教师”工程,认真做好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培养、扶持工作,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学历进修,鼓励参加教学新秀和教学能手及各项评比活动,创名师名校。扎实推进教师专业阅读,每学期要阅读一本教育专著、每月熟读一本教学刊物、每周精读一篇教学论文,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相互进行借鉴、交流和研讨,建立书香校园。
积极参加课题研究。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,重点是提高教师问题意识,能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为课题,进行研究,提高层次,深入挖掘,总结经验。建议教师,以个人或者备课组学科组名义积极申报微型课题,把平时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归类提出研究课题。
我们期待,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,扎扎实实的努力,在教育这块沃土上,学校将有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