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在番瓜弄的日子
依稀记得旧时的模样,那里的日子常怀念
在老校区时曾经有个叫番瓜弄的教工宿舍区,那是两排面对面开门的平房,两排房子的中间是砖头路面,每个季节都会有小草在砖头的缝隙间长出来。南边一排的房子背靠泥土操场煤渣跑道,窗子一开外面的尘土像长了眼地往里钻。北边那排是朝阳屋,面积要比对面的大不少,我住的就是这等宿舍。
从校门口往里经过热闹的教学区,沿着新建的女生宿舍往前走到操场,右手边就是番瓜弄。和另外两位同事共住一间,英语老师海兵,是个烟枪,长脸卷发瘦高个,活脱一个外国人,我在东南中学上学时他就是那里的老师了,现在南通的一个中学里。数学老师卫刚,走路带着风,长得酷似刘德华,声音铿锵有力,一看就是个有干劲有冲劲的人才,现在到海渔局做局长去了。
番瓜弄就像一个小村庄,每天都有故事上演
刚进吕四中学,最先认识的就是住在番瓜弄里的居民。
每天早上不需要闹钟也能准时醒来。那时寄宿生的厕所在番瓜弄的后面,到点了那里就会闹猛起来。番瓜弄共用的水龙头离门口仅有几步远,弄里的居民在水池边也开始洗衣聊天了。早操前的《运动员进行曲》好像就在床头边,播完一遍再播个小半遍学生就应该到齐了。几番折腾睡眼已经完全睁开,一天就这样匆匆开始了。
大喇叭里传来立正稍息正是番瓜弄邻居标哥的声音,其实他不用扩音器也是可以的,有一次学校停电,他硬是凭着嗓门没让课间操停下。标哥是个很能干的基层领导,担任着三个学科的教研组长,是他第一个喊我YI分享老师的,刚出校门的我被他叫得不大好意思。真的是先听见声音后看到他本人的,那声音先是在办公楼的走廊里左右回荡然后沿着楼梯上下蹿腾,抬头一看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,有棱有角的板寸头,喝了酒的那种红脸上满是笑容,话还未说两三只大牙先出来抢了风头。他的车是红色的幸福250,只有这款车才能配得上他的彪悍。
番瓜弄从未冷清过,有人出去了又会有人进来
那个时候,还是勇哥的嘉陵125摩托车吸引人,深灰色的车身,锃亮的不锈钢排气管、黑色的金属配件加上线条流动的车型,斜撑在那里大家看了又看,有人说开着这款摩托车去丈人家肯定会多喝到一碗老白酒,勇哥笑眯眯过来发了一圈香烟坐了上去,掏出钥匙右脚轻轻一踩摩托车发出了低沉有力的轰鸣声,顿时人群里又是啧啧赞叹声,在众人的羡慕中把油门微微一拧一个转弯窜了出去。周末了,他骑着摩托车到江南看女朋友去了。
他的宿舍不在番瓜弄,等到天一冷就会住到这边来,这里不仅热闹,还因为南边这排平房一天到晚有着阳光的关照,不晒被子也可以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。在这里听他讲上大学时苏州的风土人情,有时突然冒出一句真假难辨的苏州话,然后得意地问道听得懂吗。那时他刚做团委书记,小伙子一表人才,普通话字正腔圆,策划组织了几次活动在吕四电影院循环演出,那几天,吕四镇区有着北方过年的气氛。
勇哥的那个番瓜弄宿舍是借人家的,那人平时不住在这里,用现在的叫法他就是一个二房东,那人叫杜康,听着很神秘。
杜康是教物理的,叫着酒神的名字牛气十足,但是酒量真的不行,在喝酒这件事情上许多人都可以PK他全家,打篮球很霸气,仗着180斤的体重学着奥尼尔的动作在篮下很嚣张,球场上常有他苦练球技的身影。记得有两个校外学生来找我俩打球,他们说在大学里已是篮球队的主力了,听着虽然有点压力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去打,好像是五个10:0把他们打得落荒而逃,真的是只有运动技术毫无体育道德的打法,一想起那两个小兄弟心中满是愧疚和遗憾。
有一次他在竞聘学校的总务主任时发表了演说,才知道他在村里做过会计,真没想到他的人生经历竟是如此丰富。私下里还和我说起高中毕业后的折腾,曾在上海北京路上做过小五金生意,白天跑业务晚上住阁楼。又有几次正要开讲回忆录,就借机转移了他的话题,从面相上看看你不会是个好官,总归要被老百姓骂翻,虽然有着港商的样子,那也是一个寻打的腔调,还是现在的这个状态最好,他听着不急也不恼只是呵呵地笑着。
有事没事他总要过来透一透,每次第一句话就是香烟没有了救急一下,时间一长发现不太对,有次突袭了他的衣袋,里面的香烟竟然还没有开封。以后只要是他过来我就有准备,把烟盒里只剩个几支,其他的藏了起来,一抽完便想法他的香烟,就这样以少胜多,好几次都是这样反败为胜。一个下雨天,我的香烟抽完就抽杜康的,这已成为惯例,几圈下来他的香烟盒已掏空,只见他朝空中抛出一条优美的弧线,动作相当潇洒,把烟盒丢在了墙角。两人突然都不抽烟坐在一起聊天有点怪怪的,就相互指责对方还有香烟而不拿出来分享,杜康急忙解释道哪次不是抽光了再走的,我也申辩着连藏起来的那几支也抽光了,现在都没有了就散了回去吧,他似乎有点依依不舍的站了起来又一脸坏笑地走向墙角,捡起烟盒又拿出一支烟点了起来,我忙抢来一看这次里面真的是空了,他哼着小曲扭着粗腰早已甩门而去,留下的只是飘忽着的烟味。
番瓜弄最后定格在鹤城路72号,成为记忆
番瓜弄本是旧上海最大的贫民窟,吕中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不忘自我取乐,把这个名字用在了自己的校园里,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,现在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唯独不变是吕中人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,一代又一代传承着。
我是最后一批住在番瓜弄的,仅一个学期只有五个月样子,扩建操场时那个地方全部拆除了,现依稀记得旧时的模样,那里的日子常怀念。